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17年2月9日印发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引领创新发展,加速经济社会转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国务院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促进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多年来,全国各级工会在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深化,网上服务职工内容不断丰富,有力支持了工会事业发展。与此同时,工会网上工作仍面临网络覆盖不够、服务手段不足、存在信息孤岛、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困难和问题,工会工作与互联网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与职工群众的期盼和工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新形势下结合实际,切实加以解决。
为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党委系统信息化工作部署,根据《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为深入推进全国工会网上工作,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相联动的服务职工新格局,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务职工群众,结合《全国工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18年)》,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与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工会的广泛应用和融合发展,构建“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不断提升运用网络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建设清朗网络空间,增强工会组织的服务力、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基本原则
(一)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当前和今后工会工作中最关键最紧迫的重大问题,着眼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按照“互联网+”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鼓励使用先进适用的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工会工作理念、服务内容、工作载体、运行机制、组织形态,为工会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二)统分结合、共建共享。有效利用国家基础网络设施和信息资源,统筹全国工会系统网上工作,整体谋划、协同运作,形成工作合力,减少重复建设。在“统”的前提下坚持能放则放、宜分尽分。既确保全国工会系统网上工作统一高效,又充分发挥各地、各产业工会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兼顾多元化需求和现实情况。在“分”的基础上坚持互联互通,实现工会系统内资源的有机整合充分共享,努力做到开门办网,争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最大支持,实现合作共赢。
(三)相互支撑、深度融合。坚持网上工会建设与网下工会改革联动推进、同步协调、紧密契合,实现工会工作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转变,完成“互联网+”时代的工会转型升级。为全总的改革试点、全国工会系统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全国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打造丰富的网络载体和清朗的网络空间。
(四)重点突破、平稳推进。遵循“互联网+”建设运行规律,确保在基础设施和条件最为成熟的关键领域进行规模化投入,集中力量求得重点突破,见到明显成效。同时,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求新,充分用好已有的网络工作建设成果。根据工作需要,区别轻重缓急、先易后难、试点引路、分步实施,确保工会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不断提升。
(五)安全高效、科学前瞻。统筹考虑工会网上工作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能力,在各级工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使有限投入发挥最大效益。坚持网络安全保障和网络工作发展同步推进,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同时,充分考虑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工会工作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规划建设中保持足够的预见和柔性,为今后扩展业务、更新技术预留足够空间和接口。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建成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实现职工入会服务和工会管理网络化,网上网下深度融合,全面实时准确掌握全国基层工会组织和会员信息,把包括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为职工提供全天候全覆盖的普惠性服务,把工会网络打造成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支撑;
建成全国工会系统网上办公平台,实现工会组织高效运转、精准服务、科学决策;
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工会系统新媒体矩阵,培育强大的工会网上评论员队伍,实现网上涉工舆情的及时跟踪、准确测报和正确引导,弘扬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分步实施。第一步:到2018年底,全国工会网上工作平台主体构建完成;统一的工会工作和工会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内网实现与省级、市级总工会联通;全国60%以上的省级工会实现网络化协同办公;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功能进一步优化,效率进一步提升,新的业务系统全面开工建设,并在先进地区和重点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网络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防范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
第二步:到2020年底,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全面建成;全国工会系统全面实现网络化协同办公;工会各项网上业务应用系统构建完善,普惠性服务项目覆盖全部会员;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全面建成,大数据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工作效能明显提升;建成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互联网+”工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工会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服务职工普惠化、业务管理扁平化,推动工会服务工作流程再造、创新发展。
(二)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体推进、两个覆盖、三网并用、四大建设、十类应用”。
1.一体推进:整合工会系统网络资源,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全国工会网上工作平台体系,做到协同互联、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容量足备、安全可靠。统一工会服务网上工作标识、电子会员证和服务卡号规制、业务服务和数据信息软硬件标准、工会组织内部及与国家大数据库的系统接口、全系统网上工作的建管运行协调机制等。
2.两个覆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便利,尽快实现网上服务对象覆盖最广大的基层职工群众,网上工会工作覆盖最基层的工会组织。使工会网上工作成为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性举措。
3.三网并用:同步推进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和国际互联网的工会业务应用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完善工会系统内部业务应用,实现涉密信息可靠传输和无纸化办公;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实现工会业务网络化;依托国际互联网,打造最广泛联系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组织的各类网络应用平台。
4.四大建设:
(1)智慧数据库建设。建设全面准确、智慧柔性、动态更新、安全高效的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本集成单元的分布式全国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努力成为国家大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智能的网上工会工作服务设施,打通信息孤岛,开发数据资源,实现工会系统数据信息的互通共享和深度利用。大力推进与网信、人社、民政、公安、住建、工商、银行等部门有关数据交换,与国家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工会决策支持系统,为广大职工的普惠服务、职工队伍状况的深度分析和工会组织的高效运转提供必要的科技手段。
(2)新媒体矩阵建设。建设统一规范、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同互动、有高度粘性的工会网站、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矩阵。实现多数据源融合,更好感知广大基层职工需求,畅通沟通渠道、完善联络手段。
(3)工会系统网上办公平台建设。构建集专业网络、应用系统、电子公文与视频会议系统、海量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等为一体的全国网上工会办公平台,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和远程视频工作。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产业、跨工作部门的网上工会工作协同;实现工会服务职工各类项目的网上一站式整合。
(4)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与工会网上工作内容和规模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合理制定安全防护级别标准,建立重要系统数据容灾备份,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采用完备可靠的软硬件安全措施,保证工会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5.十类应用:
(1)动员组织类。建设完善全国工会基层组织和会员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工会统计调查系统;建设完善工会组织管理和工会干部管理系统;建设中国工会代表大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平台。
(2)劳动创新类。建设完善技能竞赛网上管理系统;建设职工技术创新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完善劳模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大国工匠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
(3)宣传教育类。建设网上工运历史博物馆;建设完善职工电子书屋服务系统;建设工会理论与实践工作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涉工网络舆情工作系统。
(4)权益维护类。建设完善困难职工帮扶管理系统;建设农民工服务系统;建设职工法律服务系统(法联网);建设劳动保护应用系统;建设职工意见征求系统;建设集体协商工作服务系统;建设女职工服务系统;建设对口援疆援藏工作服务系统。
(5)普惠服务类。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吸引市场和社会力量,探索适宜工会开展的合作制互助性的各类普惠服务。全总组织探索在国家层面开展保险类职工互助金融服务、职工网上技能培训服务、就业服务、职工心理关怀服务等;各地区性工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组织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普惠服务。
(6)社会工作类。建设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网上动员功能。
(7)产业工会类。建立产业工会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创建产业工会信息共享互动服务系统,突出产业特色,彰显产业优势,为基层提供项目化、专业化、订单式服务,维护产业职工利益,提升产业职工素质,助推产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增强产业工会吸引力凝聚力。
(8)财务资产类。建设工会财务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实现全国工会财务系统收支动态管理、实施监控、上传下达、汇总分析等功能,并与其他工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建设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创建职工疗休养服务系统。
(9)交流合作类。建设工会对外交往和国际工运形势分析研究网络工作服务平台,树立中国工会形象,提高中国工会国际影响力。建立工会港澳台工作共享系统,增强对港澳台工作的实效。
(10)党建工作类。建设全总党建网上工作系统,探索工会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网络化应用,打造全总和省级工会党建工作网上交流平台。
四、保障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对工会网上工作的组织领导,将网上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工会要成立本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成立网络工作部门或明确专门机构负责工会网上工作,建立网上工作部门协调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协调发展和推进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加强工会系统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联系协调,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配强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工会预算,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利用国家基础网络设施和信息资源,支持互联网创新成果在工会工作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能力建设,壮大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适应工会网上工作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加强与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专业机构联系,通过项目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工作人才、专家学者、专业技术团队等力量参与工会网上工作,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接长工会工作手臂,构建社会化、市场化、开放型的工会网上工作新格局。
(四)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教育培训。深入研究“互联网+”发展趋势,及时总结各地工会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引导“互联网+”工会全面发展。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宣传“互联网+”工会工作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推进工会网上工作的舆论氛围。加强互联网理论和实务培训,把知网、懂网、建网、用网作为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引导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能力。
(五)加强考核管理,完善机制制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量化评估指标,接受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第三方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加大对工作流程规范、工作实效的管理和跟踪,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工作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级工会网上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